我國科學家完成深海采礦車與載人潛水器的首次聯合作業
文章來源:供稿/供圖 張桅 | 發布時間:2020-09-29 | 【打印】 【關閉】
9月28日,來自招商局工業集團、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天科技海纜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的深海采礦聯合實驗團隊共60人,搭乘“探索二號”科考船,完成深海采礦車與載人潛水器的單船首次聯合作業試驗。
航次合影
這次試驗使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富鈷結殼采礦車、“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光電纜和絞車、超短基線定位和相參高頻淺地層剖面儀等多臺國產設備,在水深1300多米的海山區開展了采樣機海底行走、礦石切削和環境影響調查等綜合試驗。
深海富鈷結殼采礦車
深海采礦車采用履帶行走的方式,確保采樣機能適應海底崎嶇不平的地形,通過破碎頭破碎并剝離富鈷結殼礦石,利用泵吸方式將礦石收集至料倉;在分析深海底富鈷結殼物理特性和開采條件的基礎上,著重解決薄礦層“采掘與集礦一體化”和“遠程控制”兩大技術問題。
試驗前,科考團隊首先詳細勘探選定區域,在取得試驗區淺剖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微地形測量,完成視頻觀測和試驗前采樣。
布放前準備
本航次中,由招商工業-深海所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發的富鈷結殼采礦車完成了海底行走、切削破碎、樣品采集等獨立作業任務。此外,通過與“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實現采礦試驗區連續原位實時監測和取樣,并對試驗前、試驗后的環境分別采樣調查。
實時監測
深海采礦帶來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在開發利用深海礦產資源的同時,有效降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課題,本次試驗的成功為今后降低環境影響提供了基礎的數據支撐。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