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所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年度團隊”稱號
文章來源:撰稿/杜莉 供圖/鄭麗平 張桅 陳俊 | 發布時間:2020-01-10 | 【打印】 【關閉】
2020年1月9日, 2019年 “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深海所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榮獲“中國科學院年度團隊”稱號。同獲這一殊榮的,還有扎根貴州大山深處的“中國天眼FAST團隊”。
頒獎禮現場
頒獎禮上,團隊參評紀實短片用樸實無華的鏡頭全方位展示團隊的拼搏精神和凝聚力,詩歌朗誦“我們是深海勇士”用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感染了頒獎禮上的所有觀眾,令人動容。
詩歌朗誦“我們是深海勇士”
“海斗深淵”專指海洋里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溝區域,是地球上人類認知最少的一個生態體系,也是當前海洋領域的前沿熱點,而裝備技術則是探索深淵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支持下,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通過系列關鍵技術攻關,成功研制了我國首套7000米、11000米級深淵著陸器,為我國深海科考進入萬米時代做出重要貢獻,搭載多型國產材料、能源及傳感設備完成海上試驗,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科考成果。
自主設計研發的3型深淵著陸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航次中多次刷新紀錄
為深淵科學研究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數據和樣品
2016~2018年,團隊攜深淵著陸器參與了“探索一號”船的3個深淵科考航次,每一次都面臨不同挑戰。在海上遇到的問題通常都是疑難雜癥,但團隊從不輕言放棄,為了不影響航次整體計劃,即便是在惡劣的海況下暈船,即便是通宵達旦,也會咬牙堅持。
從不滿足完成既定海試任務,這是深淵科考的精神。為盡可能滿足科學家的研究需求,航次期間但凡有空閑時間,深海團隊都會安排深淵著陸器進行作業,忙的時候幾乎是連軸轉,困了就找個角落瞇一會兒。在如此高強度作業下,團隊依然可以做到忙而不亂、不出差錯,這是多年海上作業歷練出的品質。
近5年里,著陸器已累計完成184次下潛作業,其中26次超過萬米,獲得了豐碩的科考成果,其中多項成果為國際首次。
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2歲。他們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和創造力,以敢闖敢試的拼搏精神、無畏艱辛的奉獻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展示了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應有的風采。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