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深海考古專題展在瓊開展
文章來源:撰稿/孔秀 供圖/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 | 發布時間:2019-03-27 | 【打印】 【關閉】
2019年3月22日上午,《走向深藍——南海海域深海考古》專題展開展儀式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三方合作共建動態水下考古展廳簽約儀式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順利舉行。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宋建忠、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丁抗、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簽署三方共建合作意向書,并為共建動態水下考古展廳揭牌。三方共建將遵循資源共享、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圍繞南海海域水下文化遺產資源,充分發揮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人員的專業優勢、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和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的展示平臺,使觀眾第一時間了解我國南海海域深海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最新成果。
丁抗參加儀式并發表講話,談及在南海進行深海考古的感受及意義,表示會繼續為深海考古提供技術支持,豐富中華民族的考古文化。2018年4月,“探索一號”科考船在南海西沙群島北礁海區執行“深海勇士”號試驗性應用科考TS07-02航段任務,實地開展了深海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采集文物7份。此次三方共建的動態水下考古展廳《走向深藍——南海海域深海考古》專題展是在原有水下考古專題陳列的基礎上,新增“深海勇士”號在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調查的成果,這也是該成果的首次亮相。
丁抗在儀式上發表講話
簽署三方共建合作意向書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