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套深海無纜式湍流混合剖面儀完成海試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8-08-03 | 【打印】 【關閉】
2018年7月25日至7月28日,在中科院科研裝備研制等項目支持下,深海所田川、張勝宗、徐霄陽等科研人員于搭乘深海所“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我國南海海域開展了深海無纜式湍流混合剖面儀海上試驗,共完成三次剖面觀測,最大下潛深度1200 m,成功獲取了該區域的海洋混合及溫鹽剖面等數據。海洋湍流混合是調控大洋熱鹽環流的動力源泉,對海水懸浮物質和海洋生態環境的分布具有重要影響,對認知海洋環流如何運動,完善海洋環流與氣候模型起著關鍵作用。
此次進行測試的深海無纜式湍流混合剖面儀(以下簡稱湍流儀)由深海所田川副研究員團隊研制。湍流儀全長2.3m,空氣中重量100kg,設計工作深度4500m,配備2支湍流剪切探頭,2支快速溫度探頭及CTD(溫度、鹽度、深度)傳感器,分別用于測量湍流動能耗散率(TKE)、熱耗散率和溫鹽深數據。深海無纜式湍流儀有效解決了系纜式湍流儀無法滿足深海觀測的技術問題(系纜式湍流儀由于纜繩水阻引起水平漂移,無法適用于深海觀測)。此次海試的國產化湍流儀,填補了我國在深海湍流混合觀測的技術空白,為開展全海深湍流儀的研制打下了夯實的技術基礎。
無纜式湍流混合剖面儀海上布放與回收
供稿:劉堅 許達貞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