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著陸器平臺及“天涯”“金雞”號著陸器在南海開展試驗性海試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8-07-05 | 【打印】 【關閉】
在深海重點研發專項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支撐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于6月21日至7月1日,在南海聯合開展為期11天的海上試驗。原位核酸裂解系統平臺“鳳凰”號著陸器、“天涯”號深淵著陸器、原位觀測平臺參與了此次海試, 完成了系統平臺和搭載設備的功能檢測試驗。一共完成21次下潛試驗,最大下潛深度3359m,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
1、“鳳凰”號著陸器首次開展深海原位微生物核酸裂解提取試驗,實現一次下潛,獲得多序列高質量核酸,為進一步原位獲取深海生物基因、酶、新陳代謝等信息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手段;
2、“鳳眼”藍綠激光成像儀搭載“鳳凰”號著陸器完成3000米深海試驗,實現了深海海洋生物藍綠激光三維原位探測,標志著我國藍綠激光距離選通三維成像技術走向深海應用。
3、國內首次搭載鎂海水電池完成深海試驗,為后續深海專項有關新型高效能源的研究奠定基礎。
4、本次海試同時成功誘捕了大王具足蟲7只,最大長度25cm;盲鰻1只,全長90cm,為深海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樣本。
參試隊員合影
“鳳凰”號著陸器 |
“天涯”號深淵著陸器 |
原位觀測平臺 |
大王具足蟲
“盲鰻”
供稿:賀麗生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