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所科研人員參與深圳抹香鯨擱淺救護及解剖工作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4-07 | 【打印】 【關閉】
3月13日深海所科研人員得知在深圳大亞灣附近海域發現一頭抹香鯨擱淺的消息后連夜趕赴現場,參與救護。
14日,深海所工作人員連同香港海洋公園、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汕頭大學等相關科研人員、鯨豚獸醫、漁政工作人員以及潛水俱樂部志愿者共同商議抹香鯨的救助計劃。經討論,計劃先通過采集動物的噴氣樣本、皮膚樣本以及對動物進行聽覺能力測試等方式來判斷動物的健康狀況以確定下一步救助工作的實施。
各方人員正在討論該抹香鯨的救護方案
下午時分,抹香鯨隨著波浪和潮水漂到了距海岸僅有數米的岸邊,身體已經觸底,情況十分危急。專家們也加緊了救助計劃的實施,李松海研究員提議由潛水員將吸杯電極吸附在抹香鯨體表,盡快測試動物的聽覺能力以判斷其聽覺和聲吶系統是否正常。
潛水員在抹香鯨體表吸附吸杯電極
然而聽覺測試的結果并不理想,李松海研究員隨即決定嘗試在水中播放抹香鯨同類的聲音以吸引抹香鯨向外海游動。由于周邊環境較為嘈雜,結果收效甚微。此時,香港海洋公園的工作人員已提議讓動物安樂死。但鑒于缺乏合適的手段,深海所科研人員仍建議堅持救援到最后,決不輕易放棄。
15日凌晨2點左右,值守工作人員觀察到抹香鯨劇烈扭動,隨后再沒有觀察到呼吸行為。上午深海所科研人員趕赴現場,與在場的中山大學科研人員以及地方漁政工作人員一起,確認抹香鯨已經死亡,初步判斷死亡時間為凌晨2點左右。
16日,深海所、香港海洋公園、廈門大學以及中山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開展了解剖工作。經現場測量,該頭抹香鯨為成年雌性,體長為10.08米,體重為14.18噸。由于抹香鯨體型巨大,解剖工作難度大,進展緩慢。
解剖現場照片
隨著解剖工作的進一步展開,科研人員發現抹香鯨體內還有一個胎盤。從照片上可以看出,抹香鯨胎兒已初步成形,但皮膚以及骨骼還未發育完全。經測定,抹香鯨胎兒體長約2米,重110.5公斤,為雄性;從體長和體重來看,該胎兒還未發育完全。
抹香鯨胎兒照片
當日解剖工作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多,經香港海洋公園三位獸醫初步判斷,抹香鯨內臟器官并沒有病變且體表沒有明顯的外傷,抹香鯨的死因未能從解剖結果直接推斷。
部分參與解剖工作的人員合照
該抹香鯨最初發現時,其周身被漁網纏繞。當潛水員剪開困住抹香鯨的漁網后,發現在動物口中也有大量的漁網。且不論抹香鯨是否由于人類活動而最終致死,但人類活動始終對其造成了影響。這種大型鯨類一旦發生擱淺事件,救助工作難度極大。大型鯨類擱淺救助成功的案例在世界上還極為少數。希望公眾可以以此為鑒,提高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的保護意識,同時也希望有關類似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能夠盡快建立,以期在類似事件發生后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科學應對方案并進行有效救護。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