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順利通過驗收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6-05-17 | 【打印】 【關閉】
5月1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簡稱“深海所”)順利通過由中國科學院、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籌建三方組成的驗收委員會的驗收,標志著深海所經過五年的籌建,正式運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路出席驗收會。驗收會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相里斌主持。
會議現場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深海所籌建組工作匯報,海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史貽云宣讀了深海所籌建驗收意見。經過現場討論,驗收委員會認為,深海所籌建以來,認真落實共建協議和籌建方案,明確了使命與定位、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面向國家海洋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聚焦我國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及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建設,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為牽引,基本形成了基礎研究、核心技術研發、系統集成與示范應用、成果轉移轉化的科研布局和創新鏈條;組織承擔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積極建議承擔“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建設了一支深海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發隊伍,形成了較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制定了研究所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一三五”目標任務;完成了園區基本建設和技術平臺建設任務,為研究所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建立了科研、人事、教育、資產財務、公共事務等管理制度,黨建和創新文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驗收委員會認為,深海所高質量完成了籌建任務,明確了研究所發展定位,初步形成了深海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相結合的特色優勢和核心能力,為國家和區域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已經具備了中國科學院序列研究機構的水平和要求,同意通過驗收。
簽署協議
會議還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海南省海洋科技新高地暨二期共建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明確,中國科學院、海南省政府、三亞市政府將面向海南海洋經濟發展需求,推進海洋科技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打造海洋科技新高地,培育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共同努力把深海所建成深海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和產業輻射為一體的海洋科技創新基地和在國際深海領域有影響力的研發機構,引領我國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與開發,為國家和地方海洋產業提供科技支撐。
白春禮講話
白春禮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深海所籌建以來取得的各項成績,對籌建工作中給予大力關心和支持的海南省政府、三亞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組及廣大職工表示感謝。
白春禮表示,深海所順利通過驗收,是該所建設發展當中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又簽署了二期共建協議,科學院將按照協議內容認真工作,真正讓深海所成為深海研究的前沿陣地,也成為深海研究、產學研支撐很好的平臺。
白春禮強調,希望未來借助深海所的人才集聚能力讓三亞成為一個人才高地,并希望通過科學探索當中積累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推動企業的發展,為海南省、三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會上,白春禮還對中科院“十二五”期間取得的成果,以及中科院“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的新時期辦院方針作了簡要介紹。
劉賜貴講話
劉賜貴表示,希望深海所的驗收成功和二期共建協議的簽署,能夠促進該研究所建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深海研究領域的前沿平臺和重大技術科研基地。同時,他希望深海所要在產學研結合當中起支撐作用,成為產學研結合的典范。
會前,白春禮參觀了深海所剛改修完工的“探索一號”科考船,聽取了現場工作匯報。
海南省政府和三亞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國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鄧麥村以及辦公廳、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促進發展局、發展規劃局、人事局、科學傳播局、監察審計局、廣州分院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驗收會。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