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帆船港發現受傷瑞氏海豚,深海所科研人員參與救援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6-04-13 | 【打印】 【關閉】
4月7日傍晚,我所工作人員接到消息稱發現一頭闖入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的受傷海豚。獲悉此事后,研究人員即刻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并在帆船港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確認了海豚的行蹤,但由于當時天色較暗,進一步的救援工作不得不推遲到第二天開始。
4月8日,我所研究人員繼續前往現場了解情況,經觀察確定該海豚為瑞氏海豚,又名灰海豚或花鯨(Risso’s dolphin),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海豚頸部呼吸孔旁有一處圓形外傷,從外表看傷痕并不嚴重。而體表其它的白色斑紋為該動物特有的斑痕,并不是市民認為的傷痕;動物游泳、呼吸行為正常,從行為上并沒有發現明顯的疾病特征。另外,科研人員還對該動物的發聲進行了錄制,試圖從聲行為方面判斷動物是否健康。隨后,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的相關人員,海南省南海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技術人員、陵水分界洲海洋館人員也相繼趕赴現場。經過多方會商后決定盡快對海豚進行捕撈、體檢、聽覺能力測試,再根據海豚健康情況決定是否幫助養護康復或放生,但考慮到帆船港的情況以及缺少圍捕工具的現狀,決定9日再派人攜帶裝具進行營救。
4月9日一大早,我所人員與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等的相關人員匯合準備營救海豚。但抵達現場后,海豚已不知所蹤。工作人員隨即派潛水人員下海搜尋,但遺憾的是,經過4個多小時的搜尋,仍無法確定海豚的蹤跡。最終相關人員決定暫時放棄了對于海豚的搜尋,并安排港內工作人員與附近漁船多注意留心,一旦有消息隨時通知有關部門。
多方商議搜尋辦法
潛水員下海搜尋
據悉該海豚6號就已經來到港內,一直遲遲不肯離去,中科院深海所科研人員認為這種反常行為極可能由于身體疾病導致,具體原因無從知曉。雖然目前無法得知海豚的蹤影,但仍在此感謝半山半島帆船港和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對此次海豚救助事件所提供的幫助。筆者也在此呼吁大家保護海洋動物,如一旦有相關或類似消息,請聯系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物與生物聲學實驗組(0898-88380195)。
此次事件的新聞報道鏈接如下:http://vod.sidsse.cas.cn/xwsp/201604/t20160413_4582404.html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