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池國祥教授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薛春紀教授來所交流訪問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3-16 | 【打印】 【關閉】
3月15日,應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實驗室周義明研究員的邀請,加拿大里賈納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池國祥教授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薛春紀教授到所訪問交流,分別作了題為“英文地質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和“金頂鉛鋅礦石顯微‘菌生’結構與硫同位素組成”的學術報告。
報告中,池國祥教授系統地從結構及格式問題、語法和用詞問題、投稿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分步介紹了英文地質論文寫作中應該注意和避免的錯誤。薛春紀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與池國祥教授合作研究的金頂鉛鋅礦樣品的巖相學和礦相學顯微照片,其礦石的“菌斑”結構十分明顯;同時還展示了金頂鉛鋅礦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特征,結果表明其成礦硫源大部分從細菌還原沉積硫酸鹽而來。BSR(微生物硫酸鹽還原作用)在金頂鉛鋅礦的成礦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薛教授和池教授將會與本研究組開展后續的合作研究,以進一步驗證金頂鉛鋅礦中含H2S包裹體的成因。
池國祥教授作報告
薛春紀教授作報告
張海燕供稿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