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晏宏研究員到我所學術交流訪問
文章來源: | 發布時間:2016-01-22 | 【打印】 【關閉】
1月19日上午,應深海所青促會小組與田麗艷副研究員的邀請,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15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晏宏研究員到我所進行學術交流訪問,并做了“過去2000年南海及熱帶太平洋氣候變化”的學術報告。
晏宏研究員指出,晚全新世尤其是最近2000年的氣候變化的研究對探討氣候變化的規律機制及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過去千年亞洲-澳大利亞季風變化的詳細分析,及對其變化模式和機制的研究,晏宏研究員發現太陽輻射減弱導致小冰期亞洲和澳大利亞夏季風的同步撤退,其研究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Nature Geoscience上。
晏宏研究員還介紹了硨磲(Tridacninae)及其潛在研究價值,引起了所內科研人員極大的興趣。硨磲其實是一種大型貝類,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溫暖水域的珊瑚礁中,和蟲黃藻共生。硨磲具有明顯的年生長紋層,甚至日生長紋層,可通過高分率地球化學指標,如氧同位素、Sr/Ca元素比值進行古海洋溫度的推算。預期通過高分辨率地球化學指標的測試建立南海全新世溫度、鹽度、PH值等的變化序列。會后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對未來雙方合作領域及相關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
晏宏研究員做題為“過去2000年南海及熱帶太平洋氣候變化”的報告
來訪者與深海所職工合影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