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有光”——中國科學院深海所成功舉辦2025年公眾科學日
文章來源:撰文/莊洪盾 攝影/王振帥、李芬、冉海力 | 發布時間:2025-05-21 | 【打印】 【關閉】
????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屆公眾科學日——“深海有光”科普活動在三亞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深海科學與智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組織開展了“自然之光”、“科技之光”、“人文之光”和“海上之光”系列主題活動,總計2100余人次到現場參加了活動。
“探索三號”科考船開放
????“海上之光”主題活動即“探索三號”科考船開放受到熱烈歡迎,800余人次預約并參觀了科考船。“探索三號”是我國首艘具備全球(含極區)深遠海探測和冰區載人深潛支持能力的綜合科考船,長約104米、排水量約1萬噸,最大航速16節,具備艏、艉雙向破冰能力,續航力為1.5萬海里,載員80人。
公眾排隊參觀“探索三號”科考船
公眾參觀“探索三號”駕駛艙
????科技之光主題活動通過科普講座、深海裝備展和深海VR體驗,向公眾展示深海探索的科技突破。郭威研究員帶來的《擁抱海洋,解密深海》科普講座,從認識海洋講起,介紹了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分享了擁抱海洋和解密深海而研制的各種“交通工具”,以及“搭乘”這些“交通工具”進行全海深和全海域的探索,最后以學業發展和社會經驗雙重成長路徑為例,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成才觀、擇業觀 ,?鼓勵同學們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
郭威研究員科普講座:《擁抱海洋,解密深海》
科普講座現場
深海裝備展
深海VR體驗
“自然之光”主題活動通過科普講座、開放海洋生物繁育基地和海洋生物標本展等,向公眾展示深海生物的發光奇跡。由林僅帶來的《誰在海底發光?》科普講座,向大家介紹了蝦、魷魚、深海魚類、發光細菌等具備發光能力的海洋生物,講述了深海熱液區的高溫煙囪體在噴出熱液的過程中會輻射出光,并與大家分享了深海生物發光和光能利用機制。
研究生林僅科普講座:《誰在海底發光?》
科普講座現場
參觀海洋生物繁育岸基實驗基地
參觀珊瑚礁生態模擬實驗室
參觀海洋生物標本展
????“人文之光”主題活動以“同一片海洋”藝術畫展、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主題展,展現海洋探索背后的人文溫度與精神力量,引領公眾感受科學與藝術交織的魅力和意義。
參觀“同一片海洋”藝術畫展
參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主題展
活動志愿者合影
Copyright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備案證號:瓊ICP備13001552號-1
瓊公網安備 46020102000014號
地址: 三亞市鹿回頭路28號 郵編:572000 網站維護:深海所辦公室 郵箱:office@idsse.ac.cn